今天是: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 期刊首页
  • 学校概况
  • 期刊导读
  • 投稿须知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期刊介绍
学校概况
期刊导读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民大新闻

  • 中南民族大学“优质生源基地”覆盖全国5个...
  • 中南民族大学2015年冬季校园大型招聘会成功举办
  • 中央民大与我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我校刘诗宇同学在“外研社杯”英语演讲大赛...
  • 大数据背景下公共治理国际高层论坛在中南民...

通知公告

  • 中南民族大学2015年10月21日“校领导接待日”预告
  • 中南民族大学2015年10月14日“校领导接待日...
  • 中南民族大学2015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通知
  • 关于组织收看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的通知
  • 中南民族大学关于2015年暑假及新学期开学有...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3 > 01 > 信息摘要

西夏的汉族和党项民族的汉化

【出 处】: 西夏 汉族 党项族 汉化

【作 者】: 史金波

【摘 要】西夏王朝境内原有大量汉族。汉文和西夏文文献表明,西夏的汉族与主体民族党项族关系密切,一些汉人在西夏政府中有重要地位,更多的汉族在基层与党项族杂居。西夏社会主流提倡番、汉民族友好和交流。党项族因受到汉族的强大影响,在物质生产方面,在衣、食、住、婚姻等风俗习惯方面,甚至在语言方面都在不断向汉族趋同。西夏灭亡后党项族在蒙、元时期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不少人流向内地,其中一些党项族后裔在湖北地区留下了足迹。无论是留居西北还是进入中原地区的党项族后裔都经历了更深刻的汉化进程,加速了党项族的消亡,在明清之际多数融入汉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论北方游牧民族两次南下西南边疆
下一篇:湖北民族贫困地区景中村旅游发展路径探析——基于湖北省恩施市太阳河乡梭布垭石林村的调查

版权所有© 2007-2014 中南民族大学 鄂ICP备05003346号
 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182号 邮编 430074